万卷共知(第126期)|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秋分已至,天气微凉。夜来初寒,数日秋雨,夏日鼎沸的蝉鸣终于收束为清朗的寂静。它不像春日的慵懒让人贪恋床榻,也不似夏夜的喧嚣总召唤你出门游荡,更无冬日的酷寒需要全力抵抗。秋天,是一位恰到好处的挚友,它用微凉的风为你隔开外界的纷扰,用饱满的天光为你点亮一室温馨。这是一个适合思考与沉淀的季节,让文字的力量,滋养你的心田,迎来思想的收获。

作者:李林曦

  本期圕圕为大家推荐的图书是《秋天的怀念》《故都的秋》《秋》《秋灯琐忆》。

01

《秋天的怀念》

《秋天的怀念》

馆藏地点:总馆102密集书库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史铁生笔下的《秋天的怀念》,好句如同秋日落叶,看似平常却承载着千钧重量。文中描写母亲“脸上皱纹一道一道,眼睛却是亮的”,这亮光是她对儿子深沉的爱与从未放弃的期盼。这篇文章给予读者的影响是深远的,它让读者看到,中国式的亲情往往沉默如山,却能在绝境中迸发出最坚韧的力量。

02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馆藏地点:总馆409室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其核心梗概是:作者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赶到北平(故都),只为饱尝一番那记忆中浓郁、深沉、悲凉的秋味。他并未描绘宏大的名胜古迹,而是通过一系列日常景象细腻地编织出一幅独一无二的北国秋景图,表达了对故都秋日魂魄的深切眷恋。这篇文章教会读者如何用审美的眼光去品味生活。它让读者意识到,美并非只存在于壮丽山河,更蕴藏在一花一叶、一声一语的自然韵律与生活细节中。

03

《秋》

《秋》

馆藏地点:总馆408室

  “现在梦醒了,可是什么也没有,依旧是一颗空虚的心。”

  作为《家》的续篇,《秋》讲述了高公馆这个封建大家族在时代洪流中分崩离析的最终章。故事聚焦觉慧出走后的高家,描绘了年轻一代在压抑环境中或反抗、或妥协、或牺牲的不同命运,以及老一辈的顽固与腐朽,最终在悲凉与希望的交织中,昭示了封建家庭的必然崩溃与新生力量的觉醒。它不仅是高家的故事,更是一面镜子,促使读者思考个人自由、家庭责任与时代变革的关系,激励读者珍惜当下自主选择的权利,并为自己的理想生活勇敢奋斗。

04

《秋灯琐忆》

《秋灯琐忆》

馆藏地点:总馆409室

  “花开之日,当并见弥陀,听无生之法。”

  《秋灯琐忆》是蒋坦为纪念其妻关锳(秋芙)而作的回忆录,通篇以细腻温柔的笔触,记述了夫妻二人在杭州西湖畔的日常生活,被誉为“清代小品文中的一颗明珠”。它能洗去现代的浮躁,让读者的心沉静下来,看到最深沉的浪漫并非轰轰烈烈,而是藏于“布衣菜饭,可乐终身”的日常相伴之中。这本书启发我们去发现和珍惜平凡琐碎里的诗意与温情,与所爱之人共度每一个看似寻常的瞬间。

  秋分至此,昼夜均而寒暑平。正如人生旅途,也需要这样的时分来寻求内心的平衡与丰盈。这份书单,在渐长的夜色里,为我们照亮一片深邃而宁静的精神世界。阅读,或许正是一场与自我、与时间的和解。愿我们在书页翻动间,收获一份从容,觅得一片清欢。

版权所有: 山东现代学院-图书馆
Copyright 2018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3013327号-2 技术支持:山东三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531-62323801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20288号 邮编: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