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时代风•筑强国梦 新一期好书推荐已送达!

百年栉风沐雨,百年奋斗不息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青年有为,奋斗无悔

笃立鸿鹄之志,用行动书写忠诚

图书馆向同学们推荐十本好书

让我们一起

重温党的辉煌

共筑祖国美好明天!

 

《世界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汪青松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世界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选编了笔者发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的文章。有些看法与观点曾引起学界的关注。2011年发表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第5期的《马克思社会发展三维模式的重新审视》一文提出,西方社会发展的“替代模式”和东方社会发展的“跳跃模式”由于不具备条件都未能实现,唯有东西方社会发展的“跨越模式”在主客观条件成熟的背景下得以成功实践。既然是“跨越模式”,就难免具有风险和挑战,需要不断进行艰辛探索。

《我在“党的诞生地”当讲解员》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主编

上海大学出版社

  全书分为“携手·初心”“志愿·使命”“成长·记忆”“育人·共赢”四个篇章,梳理了四十多位参与者的心路历程,旨在体现中共一大会址对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滋养作用,体现对优秀红色基因和精神的传承与延续。书中志愿者主要谈了志愿者服务工作对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和锻炼,以及通过背诵讲解稿和现场讲解加深了对党的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红色记忆》

广州新四军研究会编

人民日报出版社

  本书收录的是“名门之后”栏目中的“红色”部分,讲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风、家教以及家庭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该书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讲述了20多位老战士的人生和工作故事。书中主人公通过回顾自己的人生,将亲身经历过的难忘故事和生活近况娓娓道来,这些记忆中的故事展现了老共产党员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意志,以及追求真理和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

《传奇校长张桂梅和1804个女孩的故事》

任仲文编

人民日报出版社

  64岁的张桂梅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着滇西深度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创办全免费女子高中,圆了1804名女孩的大学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本书将《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云南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中记者采访张桂梅同志的稿件整理汇编,全面展现张桂梅同志的感人事迹。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张桂梅获得的称号进行介绍,如“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教师”等,第二部分包含张桂梅的办学历程和一些小故事,第三部分是媒体对张桂梅的评论文章。

《一名记者的红色印记寻访》

滕新书著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本书收录的作品,不仅包括对健在的革命功臣的采访、对牺牲的革命烈士的追寻,还有革命后代寻找先辈印记的记录,以及当代人对革命前辈的事迹的挖掘、整理和对他们革命精神的传承。与近年出版的一些关于革命前辈的红色记忆作品不同的是,这里收录的不是已经广为人知的史料,而是作者亲自挖掘到的革命前辈即将被湮灭的记忆。

《红色基因代代传》

任仲文编

人民日报出版社

  本书选取《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的重要理论文章,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太行精神、沂蒙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进行深入阐释,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广大在校大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信念和力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十讲》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编

人民日报出版社

  本书共分10个专题,包括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价值观等。每个专题既有自己的侧重点和相对独立性,又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书稿力图全面、准确地概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将其与当今社会发展和新疆的具体现实结合起来,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实践性和时代性。

《中国梦之中国复兴》

孙来斌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本书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着力体现以历史考察为背景、以理论分析为基础、以现实问题为入口、以国际经验为参照、以提出对策为重点的研究思路,围绕中国梦的历史形成、精神实质、基本遵循等重大问题,力图较全面地显示其丰富意蕴和重大价值。

《中国梦之中国精神》

余双好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本卷以中华民族延绵七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所积淀的民族精神和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时代精神为纵坐标,以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国家精神、民族精神的特点为横坐标,探寻中国精神的历史方位,揭示中国精神的实质和核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论》

贺永泉,李君才主编

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进而分析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本书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出了具体路径,具有很大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版权所有: 山东现代学院-图书馆
Copyright 2018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3013327号-2 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531-62323801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20288号 邮编: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