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共知|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沈从文,一个传奇的名字。他没有成为文学界的“明灯”,也没有“大师”“泰斗”的头衔,小说一度不能重印,声名一度沉寂,却获得了文学大师乃至世界的赞誉——

  胡适说,沈从文是天才,是中国小说家里最有希望的。

  徐志摩说,沈从文的作品,“值得读者再读三读乃至四读五读。”

  巴金说,沈从文不仅有很高的才华,还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就连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也说,“如果沈从文1988年5月没有去世,肯定能得奖。”

 

  沈从文先生,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1902年12月28日生于湖南凤凰县,1988年5月10日病逝于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先后在中国公学、青岛大学、山东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校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

  沈从文先生著名文学作品有《边城》《长河》《八骏图》《湘行散记》等,艺术著作有《从文赏玉》《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

《边城》

  该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以船家少女翠翠而展开的一部爱情悲剧,凸显人与人在交往时的真情实感、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以及在其中美好的亲情与爱情。

《长河》

  该长篇小说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作品着力突出的就是乡村纯朴的自然与人性残暴不仁、寄生虫样的统治者以及唯实唯利的庸俗人生观之间尖锐的对立。作者相信信念、爱心、友情和情态,无论遭遇什么困境,也能始终持续下去。

《从文自传》

  本书是沈从文的散文体自传,记录作者童年和一般少年时代的蜕变与成长,既有天真好奇的乡野童年,也有胸怀抱负与经历坎坷的青年生涯,全书以湘西为背景,展现了沈从文文学人生。从文先生在对自我生命的反思中,展开自身与自身的对话,为当下自我寻根,并以此敞开通向未来的路。

《阿黑小史》

  自然神性和人的神性的契合,构成了《阿黑小史》善的内涵,而美是善的形式。全文美如山野牧笛,清悠而单纯,令人迷醉。本册《阿黑小史》,收录了《阿黑小史》和《一个母亲》《如蕤集》等关于自然“神性”与人的“神性”的契合佳作,是沈从文美善民族精神重造这一伟大期许的注脚。

《龙朱》

  《龙朱》是沈从文湘西小说中最完美的梦想世界。沈从文对生命的探究与信仰传达出其审美思想的独特性,蕴含着他对人生内容与生命形式的独特思考。它其实是一篇可以被称为童话故事的小说,因为它只是描述了一个渴求爱情的郎家少年的逐爱之路。在这篇文章中传达出了作者对生命信仰的美好寄托。

版权所有: 山东现代学院-图书馆
Copyright 2018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3013327号-2 技术支持:山东三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531-62323801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20288号 邮编: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