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中秋节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感情认同,无论你现在正与家人相聚,还是正漂泊异乡,都不妨静下心来阅读一本书,享受当下的书香与月光。圆月映长空,美好与君共。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本期圕圕为大家带来的是中秋假期系列书目:《中秋》《时间的乡愁》《月是故乡明》《长长的回家路》《就这样走到了故乡》。
《中秋》
“如果把元宵节当作春节的延伸,那么中秋节无疑就是传承至今的我国传统节日中仅此与春节的第二大节。”
本书讲述了中秋节的来历、民俗和传播,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华传统节日,作者通过丰富的历史和精美的插图,给我们再现了中秋节的乐趣。正值中秋佳节,就让我们一同赏月,传承经典文化。
《时间的乡愁》
“我成了时间的浪子,背着记忆沉重的行囊。人生天地间,总有看不完的风景,抵达不了的对岸,而我希望永不到达,好让我永不下车。”
本书是作者融乡愁记忆、生活智慧、艺术欣赏、文学随笔、游记见闻为一体的散文作品。其中,多数文章都表达了作者对亲人、朋友的深情怀念,也是一位老文学家在暮年时刻对生活的总结。读过这本书的人,一定会深深地沉浸在作者那浓郁的乡愁和细腻绵软的情感中。
《月是故乡明》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整本书的基调清澈、明亮,季老以细腻的笔触把家乡留在自己脑海中的记忆细致地描绘出来,没有迷人的山、多情的水,没有流芳百世的古迹,更没有动人心弦的古老传说,有的只是一个身在异乡的赤子对家乡浓浓的爱和思念。都说月是故乡明,我怅望南天,心亦飞向故里。
《长长的回家路》
“当一颗星星将要熄灭的时候,要等它最后一束光经过漫长的时间抵达地球后,我们才知道。”
本书讲述的是一位老人在得了阿尔兹海默症后,与家人缓慢告别的过程。这其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更有遗憾与不舍,但最终所有的情感都化作了爱,引导老人走向回家的路。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在遗忘和告别之前,让我们珍惜陪伴家人的时间,多去珍惜告别之前的每一寸时光。
《就这样走到了故乡》
“那些我将要去的地方,都是我从未谋面的人生。”
本书是余光中、梁实秋、林海音等知名作家写给一代人的生命记事。他们娓娓道出对故乡风土人情的感恩与怀念,用文字写下心底里对家人的思念,对故乡日夜的记忆,对曾经相伴的好友以及逝去的岁月的真挚怀念。只要记忆的河流不止息,人就可以一直诗意地存在。
高教出版社产品信息检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教育部高校图工委
山东高校图工委
版权所有: 山东现代学院-图书馆
Copyright 2018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3013327号-2
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