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春回大地,在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时节,书籍,作为传递知识与智慧的桥梁,为我们开启了一扇了解环境问题、探索绿色生活方式的大门,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充满知识与实践的环保世界。
作者:沙磊
本期圕圕为大家推荐的图书是:《没有我们的世界:如果人类消失世界将会怎样?》《鸟瞰》《清新的原野》《物种起源》。
《没有我们的世界:如果人类消失世界将会怎样?》
馆藏地点:总馆314室
“这地球若没有我,也不会停止转动,好像你离开我,生活想必没什么不同。”
《没有我们的世界:如果人类消失世界将会怎样?》是艾伦.韦斯曼的作品。他从独特的视角剖析了人类对地球的影响,描绘了人类消失后的景象:大自然会拆解建筑,让城镇和农田重新变成森林和草原,动物重新迎来新生;而人类遗留下的塑料、重金属和核污染等有毒物质,则需漫长的岁月方能被地球消化。此书警醒读者重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减少对自然界的伤害。
《鸟瞰》
馆藏地点:总馆314室
“无论是对拍照的摄影师,还是对观照的浏览者,鸟瞰视图总是趣味横生。”
《鸟瞰》是一部由郭耕撰写的科普书籍。这本书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鸟的关系。在《鸟瞰》一书中,郭耕探索了顺应与尊重自然的平衡,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路径。作为科普书籍读物,它强调了科学知识普及的重要性,引导读者了解科学、尊重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来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
《清新的原野》
馆藏地点:总馆409室
“山上山下,一层层绿色梯田,把荒山堆砌得像一座座琉璃宝塔。田水反射着阳光,像数不清的银镜,照亮了深山莽林。”
《清新的原野》是由美国作家约翰·巴勒斯所著的一部旅行笔记,记录了他于1883年5月在大不列颠岛的旅行。书中,广袤的原野一望无垠,嫩绿的草尖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在日光下闪烁。蜿蜒的小溪潺潺流淌,溪水清澈透明,游鱼细石历历在目。溪边繁花似锦,蝴蝶翩翩起舞。作者细腻地描绘着自然,同时融入对生命、对生活的哲思。在车水马龙、压力繁重的当下,这本书如同一剂抚慰心灵的良药。读者可以在这本书中暂时逃离城市的喧嚣,沉浸于原野的宁静之中。让自然的纯净治愈疲惫,重拾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以更饱满的精神与乐观的心态,回归并拥抱真实生活。
《物种起源》
馆藏地点:总馆314室
“环境对物种的形成和进化起着关键作用。”
《物种起源》是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的经典之作。书中以丰富详实的资料,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核心理论。达尔文通过对大量动植物的观察研究,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学说。他探讨了生物的地理分布、胚胎发育、形态结构等方面,论证了现存生物都由共同祖先逐渐进化而来,打破神创论的传统观念,构建起全新生物进化体系。阅读《物种起源》,有助于读者打开科学思维的大门,学会用实证和逻辑分析复杂问题,重新审视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深刻理解生命的延续与变化,培养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心。
希望大家能走进图书馆,翻开这些图书,与自然对话。在书中汲取绿意与希望,将对树木、对自然的热爱转化为生活里的实际行动,从每一次阅读开始,为守护地球的绿色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每一本书成为一棵知识的树苗,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成长为参天大树。
高教出版社产品信息检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教育部高校图工委
山东高校图工委
版权所有: 山东现代学院-图书馆
Copyright 2018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3013327号-2
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