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第四期真人图书馆系列活动在我校图书馆温情开启。本期活动以“探寻校园中草药的奇妙之旅”为主题,特邀山东现代学院副教授丁娟娟携校园草木走进课堂,带领同学们开启了一场“触手可及”的中医文化体验之旅。
活动中,丁教授手持一株带刺的植物“小棘”,以实物教学揭开传统医学的奥秘,引得同学们惊叹连连。
“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已记录超过1.2万种药用资源,而校园中看似平凡的草木,其实也蕴含着药用价值。”丁老师手持一株带刺的植物“小棘”,以此为例向同学们阐释中医“就地取材”的实践智慧。通过现场演示去除刺苞、揉搓叶片并敷于伤口的步骤,她详细讲解了这种植物的双重药用价值——既能快速止血又可辅助缓解尿毒症状,丁教授特别强调,处理时需细心掐去尖刺以防误伤,这一细节让我们看到了中医“以人为本”的理念。同学们凝神观察,惊叹于普查数据背后所蕴含的“一草一木皆学问”的中医哲学。
围绕“小棘”的药用实践,师生展开深入探讨。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小棘”与“大蓟”形相似却功效不同的问题,丁教授从叶片形态、药效侧重等角度对比分析,指出“大蓟”宽叶治鼻炎见长,而“小棘”则以止血为核心功能。此外,丁老师还以咽炎治疗为例,剖析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同一药材如“小棘”,既可独立发挥止血功效,亦能通过配伍其他草药协同清热,彰显了中医理论灵活应用于临床的实践智慧。
活动中,丁老师多次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她以校园草木为例,鼓励同学们打破对中医“高深晦涩”的刻板印象,主动发现身边的药用资源,将古籍中的理论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实践认知。这种“以自然为师”的教学方式,让抽象的中医知识变得鲜活可及,深化了学生对传统医学“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
活动还深入探讨了中医药的现代价值。丁老师提及,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已记录超1.2万种药用资源,“从校园草木到边疆珍稀药材,皆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谈及中医药在疫情中的贡献,她动情说道:“从非典到新冠,中医始终与时代同行。如今全球已建立多所中医孔子学院,这份文化自信,需要我们共同守护。”
以草木为书,以热爱为钥。本期真人图书馆将课堂化作“百草园”,让传统医学从古籍中走入现实。愿这场奇妙之旅,能在学子心中播下传承与创新的种子,让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生生不息!
高教出版社产品信息检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教育部高校图工委
山东高校图工委
版权所有: 山东现代学院-图书馆
Copyright 2018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3013327号-2
技术支持:山东三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