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共知|典籍蕴藏智慧·笔尖绽放光芒

  站在大学校园的林荫道上,回望那段被高考浸染的时光,像隔着一层朦胧的滤镜。曾经以为高考是青春的淬炼场——那些伏案疾书的星夜、与同窗争鸣的课间、师长谆谆教诲的瞬间,都化作肩头沉甸甸的勋章。而当踏入大学,那些挑灯夜战的凌晨、和同学激烈讨论的课间、老师反复叮嘱的知识点,突然都有了不一样的意义。高考不仅是一场考试,更是少年蜕变的成人礼;它用最浓烈的方式,推着我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也让我们在大学生活中不断回望,重新理解成长的重量。

作者:高晨阳

  本期圕圕为大家推荐的图书是:《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了不起的盖茨比》《乡土中国》《我在未来等你》。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馆藏地点:总馆102室

  “风就是风。人能受得了地面上的阵阵狂风,所以也能禁得住高空的风。不同的是头脑中怎么想。你越害怕某事,时间流逝得越快。”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塔拉·韦斯特弗于2018年出版的自传小说。讲述了她出生在一个极端摩门教家庭,父亲偏执暴力,母亲软弱顺从,塔拉自幼遭受哥哥的虐待和家庭的束缚,但她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对知识的渴望,通过学习逐渐觉醒,努力挣脱原生家庭的牢笼,最终实现了自我救赎与成长,获得了全新的人生。让读者明白无论出身如何艰难,都有改变命运的可能,鼓励人们勇敢面对自身困境,追求知识与自我成长,实现精神上的独立和蜕变。

《了不起的盖茨比》

馆藏地点:总馆409室

  “我既是旁观者清亦是当局者迷。”

  《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喧嚣的爵士时代,名为盖茨比的底层青年人在物质丰富和精神喧嚣的环境中,为了理想和爱情,努力进入上流社会,然而梦想最终被现实无情击碎的悲剧故事。盖茨比在物欲横流中迷失自我,他举办奢华宴会吸引旧情人黛西,却无法跨越阶层鸿沟,最终死于非命,其悲剧深刻反映了美国梦的破灭。这本书让读者看到了物质繁荣背后的精神空虚,以及梦想与现实的差距,引发人们对财富、爱情、梦想和人性的思考,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要迷失自我。

《乡土中国》

馆藏地点:总馆205室

  “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克己也就成了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德性。”

  《乡土中国》以中国传统农村为背景,探讨了乡村社会的结构和特点。通过对乡村的人际关系、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等方面的分析,指出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其秩序主要靠“礼俗”来维持,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深受传统习俗和家族观念的影响。阅读这本书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本质与特点,认识到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对中国人思想与行为的深远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脉络及当下一些社会现象的根源。

《我在未来等你》

馆藏地点:总馆409室

  “去跟你的朋友们告别吧,记得,无论在哪里,你们都要在各自的地盘生根开花。”

  《我在未来等你》讲述了36岁的大学老师郝回归,对自己的人生感到不满,在一次心理治疗中穿越回1998年,与那时的自己和一群好朋友共同经历成长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郝回归帮助过去的自己和朋友们解决成长中的困惑,也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获得了自我成长和救赎。帮助读者回顾青春岁月,引发对成长、梦想和人生选择的思考,激励读者珍惜当下,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如今漫步在大学校园,总会在某个瞬间想起高考。它不再是令人紧张的倒计时,而是成为了心底的刻度——丈量着我们跨越的距离,标记着蜕变的轨迹。在大学探索新领域时的坚韧,面对挫折时的勇气,都藏着当年备战高考的影子。高考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张录取通知书,更是在压力下破茧成蝶的能力,以及对人生永不停歇的追求。这份珍贵的馈赠,将伴随我们走过大学的四季,也会照亮未来更远的征程,让我们始终保持着那份全力以赴的热忱,奔赴下一场山海。

版权所有: 山东现代学院-图书馆
Copyright 2018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3013327号-2 技术支持:山东三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531-62323801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20288号 邮编: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