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者,治之端也。”这是荀子对法律之于治国重要性的深刻洞见。法律本是守护世道清明的屏障,是匡扶正义的标尺,一个个叩问人心的案例,一段段法理与人性的碰撞,将“法不能给不法让步”的内核,碾得扎实、说得透彻。让我们看见,法律的威严从不在妥协中彰显,而在对不法的坚定回击里,稳稳立住脚跟。
作者:李莹莹
本期圕圕为大家推荐的图书是:《法治的细节》《西窗法雨》《民法典与日常生活》《杀死一只知更鸟》。
《法治的细节》
“法律是道德的最低要求,道德是法律的最高标准。”
《法治的细节》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罗翔的法学随笔,面向大众读者,涵盖热点案件解读、法学理念科普、经典名著讲解等六大板块,普及法律常识与法治观念。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培养法律思维,理解法律背后的价值基础,让读者明白:法律不仅是条文规定,更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工具,体现着理性而不失温度,感性而不失高度的法治精神。
《西窗法雨》
“法律不是嘲笑的对象,否则,守法就会成为一种滑稽。”
作者刘星以“开窗听雨”的闲适笔调讲述西方法律故事,用“辛普森案”“米兰达警告”等经典案例,揭开法治文明的面纱。全书无晦涩术语,通俗易懂,有助于启蒙读者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帮助读者以轻松的方式了解西方法律文化,学会用法律思维思考问题。
《民法典与日常生活》
“民法典就像一座灯塔,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指引方向,保障我们的合法权益。”
作者彭诚信聚焦买房、婚姻、继承等45个民生问题,用真实案例解读民法典,帮助读者明白如何用民法典守护普通人的衣食住行,了解其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杀死一只知更鸟》
“真正的勇敢是明知会输仍要坚持。”
《杀死一只知更鸟》通过儿童视角展现种族歧视下的冤案,探讨了正义、道德、勇气等主题。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正义的内涵和价值,激励其在面对不公和邪恶时,有勇气坚持真理、维护正义,并学会换位思考,消除偏见。
合上书页时,那些法律与不法交锋的瞬间仍在眼前:是面对侵权时绝不退让的法条援引,是惩治恶念时毫不手软的法理支撑。它们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法的温度,从不是对不法的纵容;法的力量,正藏在“不让步”的坚守里。当我们都明白,“法不能给不法让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刻在制度根基里的底线,或许每个普通人面对不公时,心里的那束光,也会更亮一些。
高教出版社产品信息检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教育部高校图工委
山东高校图工委
版权所有: 山东现代学院-图书馆
Copyright 2018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3013327号-2
技术支持:山东三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